您现在阅读的是
零零文学城www.00wxc.com提供的《大国日化1981》15-20(第3/15页)
愿意种挣钱的蔬菜,喜欢扎堆上市,导致整个蔬菜市场供应极不均衡,市民怨声载道。
所以,蔬菜公司出台了一项政策,想要菜队和分销单位成立联营公司,自负盈亏。
这样一来,蔬菜挣钱就是进入自己的腰包了。
市蔬菜公司一共根据蔬菜种类一共分了六个联营公司,叶菜,根菜,瓜果,葱姜蒜,菌类和豆荚。
这位井干事就是菌类联营公司的干事。
至于为什么派了这么一个青瓜蛋子,但凡想想都知道了,南州市这边根本就不出产什么菌类,别人那都是实打实的兵强马壮,手下的菜队最少三五个,他们就是个空架子,公司一共一个经理一个干事一个小王庄,有点本事的都不会来这个联营公司。
而他们看上周渔这个技术也很正常,小王庄夏天产量少,冬天没产量,要是按着这个来自负盈亏,没有补贴,大家得饿死。
姜桂香问能不能帮忙,周渔来就是这意思,事儿都查清楚了,菌类联营公司这位经理,昨天找人递了话,想要请他们来蔬菜公司聊一聊,她没给回话。
就是因为周渔有一点不清楚,他们蔬菜公司改进措施的全文是什么。
姜桂香没想到周渔对这个感兴趣,她和周渔是一条战线的,自从有了草菇,外加报纸上的宣传,他们利民餐馆已经被表扬两次了,而且顶头上司商务局的领导还说了,省里面今年的先进集体可能要给他们。
她当然愿意周渔无拘无束好好种蘑菇,而不是被别人打扰。
别说小王庄有了技术也能提供草菇还能更多,她都干了这么多年了,看人还是准的,张金鹏那人不成大器,跟周渔没法比,她更愿意跟周渔合作。
姜桂香想了想说:“我去给你弄,你哪里也别去,就在这里等我。”
周渔现在跟利民餐馆的人都熟得很,也没闲着,这会儿还没开门,有人专门备菜,大厨李晓贺正闲着,周渔就去找他了。
瞧见周渔,李晓贺就递给她一块烤红薯,这是昨晚上的灭了的炉子后埋进去的,利用余温烘烤,早上吃正好。
这地瓜挑得好,又甜又糯,吃一口人都暖和了。
李晓贺才说:“有事?”
“我想知道,您会做平菇吗?”
“就野生的那种?”
周渔点点头:“我想要几个特别容易又好吃的菜谱,我倒是有几个方向,您看能给研究一下吗?”
李晓贺还第一次听见周渔这样的,还能给他指出方向,他是个很平和的胖子,一点都不生气,反而来了兴趣:“你说说。”
周渔自然是上辈子吃过,可惜她只会吃不会做,只能找大厨帮忙,当然,也是图人家名气大,“肉片炒平菇,孜然平菇,炸平菇,平菇汤。”
“你还挺齐全的。”李晓贺也不得不说,差不多种类都包涵了,他问,“说真的,没做过,不过菌类应该都很鲜美,大差不差,我心里倒是有点把握。”
“只是,一来你干什么用,二来我得有实物真做了才能给你说,我不能砸牌子。”
周渔要的就是这句话,她小声说:“我培植了不少平菇,准备卖呢,这是给大家的食谱,所以是我买的,您开个价。过几天第一茬就出来了,我给您送来。”
李晓贺讶异地看着周渔,好家伙,这几天小王庄的事儿他也听说了,小王庄还想着怎么养草菇呢,周渔这边连野生平菇都繁殖出来了。这拿什么比?
他想了想点点头:“你拿来再说。”
这就是应了,周渔嗯了一声,还提醒一声:“我肯定得说是利民餐馆的大厨都这么做,您开价的时候把名誉使用费也算进去。”
李晓贺哑然失笑,他为什么挺喜欢周渔,就因为这个,这丫头是个聪明实诚人,聪明容易,后者太难。
到了中午,姜桂香就匆匆忙赶了回来,手里拿着的就是一份市蔬菜公司在半个月前下发的关于联营的文件,递给了周渔。
周渔连忙拿在手里,果然瞧见了自己印象里的那些政策,她连忙谢姜桂香:“多谢!”
姜桂香才不要谢呢,她要的是:“明天给我三斤半草菇,行不行?”
周渔想了想今天菇房的情况,咬了咬牙:“好!”
姜桂香这才美了,这事儿办的不亏,虽然忙活了一上午,可多了两盘菜,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啊。
第16章
周渔回了村, 直接去了老村长家。
见了她,老村长就问:“要到了吗?”
周渔点头,“拿到了。”
老村长连忙再问:“跟你判断的一样吗?”
上次周渔和老村长说完后, 两个人就各自收集对方消息, 老村长自觉自己这事儿干得不错,第二天就把联营的事儿打听清楚了。
随后菌类联营公司的经理, 那位井干事的上司就让张金鹏带了话来,说是让他们有空去蔬菜公司聊聊。
老村长就觉得,这就可以去了。
知道了原因,就不受对方忽悠, 肯定拿他们没办法。
哪里想到, 周渔却没应下, 却让他去查一查那位经理和蔬菜公司总经理的底细,她自己则要去找联营的正规政策文件。
这就难了, 说真的,农民和城里人不一样,虽然说他能找到几个认识的老伙伴, 但有大事儿能动用, 这种查人托人不是浪费吗?
至于周渔说的政策,他还问呢, 为什么非要政策,周渔这才跟他说了自己的想法:“您不是担心我被当投机倒把的抓了吗?”
这话是真的, 从周渔卖蘑菇开始, 他就害怕这事儿。不同的是, 开始周渔说种蘑菇他不信能种出来,后来周渔种出来了,还卖了高价, 他就做了准备,要是真被抓了,他顶着。
他已经六十岁了,干了一辈子村长,也没给村子带来什么好处,他顶着让周渔放手干,说不定能有个好出路。
谁知道,周渔突然提起这个来了。
老村长就问:“这政策跟投机倒把有什么关系?”
周渔就说:“我依稀记得,省城的蔬菜制度改革,是允许个体户买卖蔬菜的,如果可以办下来这个证,咱们以后卖蘑菇就不用东躲西藏了。甚至,农村集体还能开门市部呢。”
周渔毕竟上辈子也没卖过菜,干的也不是这行,只对这方面的制度大致有个了解。好像是改革开放后,蔬菜供给并没有立刻归还于市场,而是在几年之后,才慢慢改革,转为市场经济。
这中间有过不少过渡性政策。
但这个时间节点,周渔不知道。
她只能先干再说。
说真的,要不是张金鹏他们这次过来,打听到了开了联营公司,周渔都想不到这政策已经实施了。
这也算是因祸得福了。
不过,她不会去感谢张金鹏他们的。
门市部老村长可不敢想,但如果能当个体户这不就是合法的了?老村长刚刚还觉得没必要去查人,这会儿可就不这么想了,他太知道了,政策还要看下面怎么执行,领导如何很重要。
他连忙点了头去查。
现在他查到了,自然想知道,周渔预测的是不是一样,等着瞧见周渔点了头,他是有点激动又有点遗憾。
这矛盾的样子,周渔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,那位菌类联营公司的经理八成不怎么好打交道。果不其然,周渔一问,老村长就竹筒倒豆子,全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【请收藏
零.零.文.学.城 00wxc.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