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阅读的是
零零文学城www.00wxc.com提供的《大国日化1981》120-130(第8/26页)
以了,介于魅力的背后是来自夏国的资本,对方肯定会有所为难,所以,公关资金这是很正常的事情。
只是没想到,戴维斯这么激动。
周渔笑着问:“他怎么不自己跟我说?”
于芳菲的口气颇为无奈:“他哭了,哭的不能自已,根本控制不住,他说他不能这样感谢你,太不尊重了,也太跌份了。可他不能没有感谢,所以委托我来说。”
周渔:……
“跌份都会了?”
于芳菲捂嘴笑:“白敬宇教的。”于芳菲去美国要带两个工作人员,她认为白敬宇英语好,又跟戴维斯相处过,更重要的是,他这个人非常活络,是个销售的好苗子,所以就申请带着他了。
不过这个白敬宇也挺好玩的,收到通知后,专门给周渔写了一封信,上面的内容简朴至极,情真意切:“周总,请您放心,我虽然原先是戴维斯的人,但我是个夏国人,又被您重用,我知道的祖国的荣誉,我绝对是华美日化的人!”
但显然,与康姆香精香料公司的夏国分公司比,华美日化的美国分公司氛围要好很多,起码现在看,他们是真正地融为了一体。
团队和谐才有利于出成绩,周渔让于芳菲转告戴维斯:“哭没有用,我要渠道!”
于是她在电话里听到了白敬宇的翻译,和戴维斯带着哭声的保证:“我会的,我一定会拿下的!”
合着这电话大家都听着呢。
与周渔这边团队其乐融融比起来,BJ和LH两家的夏国办事处氛围可就不怎么样了。
赵司长将周渔的意思妥善地进行了转告,“目前与华美日化接触的外资不止你们一家,他们的选择比较多,所以他们更希望你们能够提供相应的资料来证明你们的优势和实力。”
这话听着挺正常的,但问题是,对象是BJ和LH啊,他们是跨国公司,他们是发达国家来的,他们有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,有着巨额的资金,有着上百年的经验,更何况,他们来之前,所有的外资都是被高高捧在天上的,他们的态度是早就端好的。
——只要他们提出来,对方就得欢欣鼓舞地答应!甚至要提出各种优待条件给他们,厂房选用最好的地方,贷款给于最大的额度,政策全部放开,他们要一路绿灯畅快通行!
而现在,华美日化说:“拿出你们的优势来。”
他们就好像是欧美露天市场上的货物,被购买者看到后,问了一句:“哦我看两个都差不多,哪个更好一点?”
他们变成了被挑拣的位置,这完全颠倒了!
BJ公司驻夏办事处的负责人不是别人,正是戴维斯的顶头上司,原海外市场部负责人艾瑞克。因为他对夏国市场的分析受到了赏识,所以被派到了夏国市场。
如果用夏国比喻来说,这是中央下到地方,镀金来了!
只要他将夏国的市场经营好,等着回去后就是高升!
艾瑞克觉得这并不难,穷困的夏国人才改革开放了几年时间,而他们自由经济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,怎么将一个市场把握在手里并玩转,他们有着大量的经验,只需要照着做就可以了。
但他万万没想到,他看中的肥羊居然敢挑拣他们,他更没想到,LH这么不要脸,居然跟他们看中了同一家!
艾瑞克挂了电话直接拍了桌子,在办公室里大声的咒骂半天美国国骂,“我记住她了,周渔!她怎么可以这么狂妄!她以为她是谁?她以为她在美国卖了两个香皂品牌,就很厉害了吗?!”
“她差远了!那都是夕阳产业,她太自大了。哦,我一定要让她知道,她要为今天的莽撞付出代价!”
“她怎么可以这么对我们说话?我们是BJ,我们来自于美国,我们要合资,她脑袋有毛病吗?”
而另一边,挂了电话的LH驻夏办事处总经理克拉克虽然不至于这么暴躁,却也是紧皱眉头,表达了自己的不悦!
“她太傲慢了!她以为在夏国市场取得第一,就是成功!事实上,那是因为夏国市场是完全没有竞争的,她的运气很好!可这不代表她可以这么放肆!”
“更不代表,她可以一直有这样的本钱!等着我们进入,华美日化很快就会知道来自于国际日化集团的威力!她会为她的傲慢付出代价的!”
当然,等着他们骂完了,自然有人要问:“那……我们是否换一家?”
艾瑞克说:“你知道的,梅树村的渠道是无法取代的。起码目前是这样。该死的夏国居然除了供销社就是梅树村,一个国际连锁超市都没有!”
克拉克说:“虽然他们很讨厌,但我们不能给BJ这个机会,一旦他们掌握了梅树村,我们很难竞争。”
所以,一个星期后,周渔收到了两份说明书,一个比一个厚,分别来自于BJ和LH。
第124章
不过BH和LH不会想到的是, 这两份说明书的到达,并不是悄无声息的。
邮递员将厚厚的信封送达华美日化总厂的传达室时,恰好下了这年冬天的第一场雪。
邮递员小宋将车子艰难地停下, 然后用带着厚棉手套的手砰砰砰地敲响了门卫的玻璃窗, 随着轻微的响动,里面的声音传了出来:“小宋啊, 今天来的好早。”
小宋将一沓子信件递了过去,上面最显眼的就是那个厚厚的信封,他叮嘱道:“一共13封,都在这里呢, 您核对一下给我签个名!”
不久后, 保卫刷刷刷在纸上写上了自己的名字, 小宋将它装入了自己的军绿色背包,然后又骑上了二八大杠, 向着下一个目标骑去。
雪地上,留着两条清晰地轮胎印,一条是小宋来时的, 一条是小宋离开时的。
当小宋的身影完全淡出了视野, 这时候就听见有了喊了一声“停!”
立时,安静的华美日化热闹起来, 保卫从传达室出来,问一个人:“导演, 这次行吗?”
导演张华笑着点头:“不错不错, 挺还原, 就是这样,咱们这是拍纪录片,不是拍电影, 不能太夸张。”
随后就是下一条,保卫人员拿着信件分发,将那封厚厚的信交给周渔的秘书徐倩,张华跟他强调了一下:“咱们就是补拍,你自然点,还是刚才那个要点,平时什么样就什么样,别摸头,别挤吧眼,来吧。”
这会儿周渔则从窗口离开,周三春笑着说:“这张华导演还挺厉害的,几句话就能把他们调教出来。”
周渔就说:“那是南州制片厂的老导演,功夫了得,咱们这个纪录片主要是纪实,他拍起来没难度的。”
周渔从接到赵司长的电话后,就知道就算她的话难听点,因为有利益在,这两家也不会放弃的。
但根据上辈子的经验,想都知道,这里面肯定是看起来花团锦簇,内里大坑无数,可惜的是,因为这会大家跟外资打交道少,对于合同还不懂得其中险恶,很多人都受骗了。
她答应跟外资交涉,本也不是想真的合资,而是一方面想知道对方到底要投入多少,做成什么样的规模,另一方面,也是为了让日化行业心中有数,别被忽悠了——只有大家都警惕起来,日后的反击才不会腹部受敌!
这种情况下,原本的办法是写文章——这是夏国的老传统,出国考察要写一写,设备出了问题怎么解决的要写一写,可以这么说,在各类的专业期刊,协会会刊上,这类的文章数不胜数,都是各工厂分享的。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【请收藏
零.零.文.学.城 00wxc.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