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零文学城 > 青春校园 > 大国日化1981

60-70
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
您现在阅读的是零零文学城www.00wxc.com提供的《大国日化1981》60-70(第6/29页)

南河外贸做点事儿。

    她并没有解释什么,而是等着王秘书找回了声音,这才说:“我刚刚已经给负责人于芳菲打了电话,她现在在天鹅大酒店,你要是有空,不如跟我过去看看,他们做了不少工作了。”

    这么快?

    王秘书自然要看的,连连点头:“好,叫上他们几个,咱们去。现在就去。”

    天鹅大酒店离着并不算太远,几个人直接步行过去,很快就到了。

    这里比他们入住的酒店档次要高,有个不错的大堂,周渔没让于芳菲下来接,所以并没有人等他们,不过他们一进去,就注意到,大堂旁边设的沙发上,有三四位外国人正围着两个夏国人,笑着说着什么。

    他们也没当回事,只当是对方请的翻译——

    大部分外商都是不请翻译的,一方面夏国外语人才并不多,很难找到合适的,另一方面,即便是在夏国,广交会期间外语人才的价格也是很贵的,他们不愿意多负担。

    反正,大部分参与人员都能比划,谈生意需要的英语并不多,能凑活。

    但也有一些实力比较雄厚的外商,会自带或者请翻译,这自然为了大宗交易的。

    于芳菲报的是203号房间,周渔带着人直接上去了,门并没有关着,而是半开着,周渔敲了敲门,就走了进去,发现于芳菲正在整理资料呢。

    抬头看见是周渔,于芳菲立刻站了起来:“周总,您来了。”

    周渔给他们介绍了一下,就问:“怎么样了?”

    "效果不错!我们7号出发9号就到了,展天成给我们提前订了饭店,我们就分散开来直接住了进来。"

    “住进来后,我们就按着您的说法,先跟前台沟通,说我们是志愿者,愿意为外商提供免费笔译服务,帮助他们写一写需求,以免在沟通过程中出现问题。”

    “饭店方面倒是都很欢迎,所以我们从10号开始,就在每个酒店的咖啡座上开始了工作,开始业务不熟练,是一个咱们梅树村的工作人员配一个翻译,结果第一天生意就特别好,好多外商过来让我们帮忙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按着咱们的计划,问的都非常详细,他们也很坦诚,还会相互介绍,拿到了不少一手信息。我已经整理在这里了,您看看。”

    于芳菲说着,旁边的王秘书和武鸣他们都听得目瞪口呆了,贸易团的人都觉得周渔说的挺好的,唯一不放心的就是她怎么去弄这么多消息,谁会告诉你这些?

    可谁能想到,周渔用的是这样的阳谋——我帮你免费翻译,你告诉我你的需求——原来下面那不是外商请了翻译,是梅树村的工作人员在工作!

    还能这样?怎么想到这样的?这可太有用了!

    四个人都是这种想法。

    周渔相互介绍了一下,就跟王秘书他们说:“别闲着了,这里得有将近两千条,内容庞杂,他们在前面问,咱们的工作就是,一边分类,一边结合我们在火车上收集到的贸易团成员的具体信息,对这些资料进行筛检,找到匹配的信息!”

    “要快!这两天外商到的会越来越多,翻译的人手不够,筛选也要时间,另外,咱们贸易团动的越快越好!”

    梅树村的人都已经把事情做了这么多了,大家怎么可能敢于落后,周渔话音一落,王秘书薛霞他们就直接说:“好,我们分一分吧,两人一组,省的错漏。”

    他们傍晚到的粤东,这会儿都已经晚上了,一行人也顾不上休息和吃饭,直接忙碌了起来。

    一页页的资料翻过,一条条的讯息都被分为别类,粤东繁华的夜晚下,是他们工作的背影。

    而在粤东饭店,苏美盛、叶树这些参展工厂正在忙着放行李的人时候,就瞧见了商情组居然东西都没收拾,一起出门去了。

    苏美盛还说呢:“他们干什么去了?这么着急?是不是有商情了?”

    “怎么可能?”同屋的南河农机厂厂长孙吕说道,“这也太快了,可能是去了解一下外商的情况,这一路人家也挺辛苦,是真想干点事的。”

    说道这个,苏美盛也点头:“那倒是,希望有用吧。”

    大家也都不闲着,布展的时间有限,匆匆吃了饭后,就去了会场——大型机械们已经提前运抵,并归位了,但是夏国重工业水平比较落后,参展卖的最多的,还是小东西。

    譬如机床上的夹具、台灯灯泡、小型农用机械之类的。这一忙,就到了半夜,一群人才拖着疲惫的身体,赶回了饭店,准备睡上几个小时后,等到明早八点,接着忙碌。

    没想到的是,他们在饭店前的那条大街上,居然看到了从相反方向走回来的商情组成员,他们坐了连夜的火车,又加上一晚上的忙碌,即便铁打的,这会儿也半句话不想多说,而对面,商情组这会儿居然在高声说笑。

    团长蒋学住了脚,问:“周组长,你们这是干什么去了?”

    对面也停了下来,周渔高声回答:“报告团长,我们有好消息汇报!”

    第63章

    周渔故意把声音放大了, 在这样热意还未退却的秋夜,大家因为忙碌而昏昏沉沉的脑袋,霎时间就清醒过来。

    好消息?!

    这个词从耳朵里进入脑海里, 让人不得不惊了一下。

    周渔在火车上讲的, 他们是听进去了也配合了,但总觉得做起来很难, 有经验的人经常会说的一句话:想的太简单了。

    而现在,他们刚下火车才不过七个小时,一天都没有过去,周渔居然说有了好消息?

    几乎立刻, 大家都看了过来, 只是因为蒋学在, 所以没有人出声。但周渔是能感受到的,那种惊异的审视的目光, 与上火车时像也不像。

    蒋学也是挺吃惊的,但他还算比较沉稳,问了句:“什么好消息?”

    周渔就说:“是这样的, 我们的编外人员提前了两天过来, 经过这几天的收集整理,目前已经拿到了1700条的外商信息, 很多都跟我们省的产品有关系,如果好好利用的话, 一定可以促成交易。”

    居然这么多?

    蒋学立刻问:“怎么这么多?都是什么样子的?我看看!”

    周渔就把手头的一张给了蒋学——这会儿他们就在大街上, 1982年的夏国, 即便是粤东这样的大城市,也是舍不得多使用灯光的。

    宽阔的大道上,离着很远才有一盏幽暗的路灯, 这样昏黄暗淡的灯光,根本看不清楚钢笔写下的小字,不过,立刻就有人递上了手电筒,两个手电筒光芒交汇下,那张纸上的字也清晰起来。

    上面写着:“照明类:史密斯,美国商人,42岁,白人,182公分左右,性格和善,对夏国很喜欢,乐于交流,第三次来广交会。助理汤姆,第一次来广交会。自营贸易公司,经营范围照明类小商品,本次进货:台灯、壁灯、落地灯。具体数量:台灯20万台……”

    “要求:质量好,价格便宜,花色素净,不要夏国元素。备注:希望有好的包装,不需要二次包装。”

    然后这条信息后面,还标注了两个字:独家。

    这些信息可就太全乎了。

    不但有外商的姓名、经营范围、进货种类和数量,甚至连他们的样貌性格和潜在的要求都问出来了。

    大家都是经常来广交会的,自然知道,带翻译的外商是很少的,而像是南河这样的贸易团,这次只有14名工作人员。但来的工厂确实数百家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【请收藏
零.零.文.学.城 00wxc.com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】
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

阅读页设置
背景颜色

默认

淡灰

深绿

橙黄

夜间

字体大小

零零文学城   百度   搜狗搜索   必应搜索   神马搜索   360搜索

零零文学城|完结小说阅读-每次翻开书页, 都如踏入梦幻新界。梦想虽远, 文字却拉近了距离。